1. 白酒法规出台
白酒是中国传统酒类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产业体系庞大,不仅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白酒监管也在不断升级。近年来,白酒监管迎来了重大变革。201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酒类管理条例》发布,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酒类的管理范围和监管要求,涉及到酒类的生产、销售、质量和安全管理。《酒类管理条例》作为中国白酒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白酒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中国白酒监管发生变革
与此同时,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合规的企业或产品,特别是一些小作坊、无证生产企业等违规操作,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18年开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颁布《关于开展白酒产能调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液态饮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液态饮品和白酒相关生产企业的准入标准和审批要求,严格管控生产环节,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可靠。
3. 新规出台
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关于规范白酒命名的通知》,对白酒行业的命名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通知明确规定,白酒的命名应该基于酒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进行分类,避免出现歧义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发生。例如,原材料为高粱和水,发酵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应该命名为“高粱白酒”,并将其分为几个等级,如特优、优、一、二、三等,标准统一、严格执行。此外,白酒定向用途和品牌名称也有规范要求。
4. 白酒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升级的趋势逐渐明显,白酒行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白酒行业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0%左右,市场容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同时,白酒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一批拥有丰富品牌和创新能力的白酒企业也将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