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正如人一样,不是所有人都能长寿,有些先天条件欠佳的酒,陈放潜力自然不及健康的,存放情况也会对酒有极大影响。具备充足酸度、味道复合物、丹宁等,酒的存放能力较高,但存放不善,酒自然会变坏,白白浪费一瓶好酒,因此,合理保存时很关键的,相关的介绍如下!
葡萄酒如何储存
如果我们家庭有条件的话,较好是能拥有一个好的酒窖,这样就有可能以适当的价格买进年轻的酒,存放到较好的时候再喝。酒窖要阴暗、凉爽,温度应稳定在11-15度,湿度在70-75%左右,安静并且无其它异味。然而如果没有酒窖,也可以买一个酒柜,把酒放在专门的酒柜中存放;建议较好将葡萄酒水平放置,这样可以保持瓶塞与酒的接触,起到密封酒的作用。如果瓶子是站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瓶塞会干枯变细,而酒也会渐渐被氧化。把要喝的酒提前几小时打开瓶塞直立放置,这样沉淀物就落在瓶底了。
微小的波动对酒没有影响,但是突然急剧的温度变化对酒是有损害的。需要知道酒在温度高的酒窖里比在温度低的酒窖里能更快地达到峰值。餐酒或者地域型的酒以及一些新酒都是当它们上市时就喝,有些红葡萄酒是要等一段时间再喝,少数商品的红、白葡萄酒要等十年以上为好。通常不要把葡萄酒长时间放在冰箱里,这种突变的行为会损伤酒的品质,然而有些利口酒是可以在冰箱中存放一两天的。香槟酒可以在开启前在冰箱里放几小时。
判别葡萄酒品质的方式
1、糖、酸、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品质优劣的要素。
2、水和糖是葡萄的较主要成分,这是葡萄能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葡萄酒的物质基础。酒精是葡萄果实中的糖发酵后的产物。在目前的发酵工艺下,约17克左右的糖,会使每1升的葡萄汁发酵后升高1%的酒精含量。因此,葡萄果实中糖的成份多少,是制约发酵后葡萄酒的酒精度的要素。
3、葡萄中酸的含量,对葡萄酒的影响也很大。在葡萄酒中,酸除了平衡口感外,还具有抗氧化,保持葡萄酒鲜美的作用。在味觉感受方面,适度的酸会使葡萄酒甜而不腻,并在口感上平衡酒精,甜度,葡萄的水果风味,从而增加味觉的舒适性。
4、单宁和色素对红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作用也是显著的。单宁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质。同时,它的涩味和收敛感又造就了葡萄酒丰富的厚重品质。适度而的单宁给人的感受是美妙的。
5、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中的色素。葡萄的色素则决定着红葡萄酒的颜色气质。
6、芳香物质是造就葡萄酒风味的物质之一,芳香物质越多,葡萄酒的风味就浓厚。尽管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在整个葡萄的物质构成中所占比例非常的小。但它们对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
7、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更多地存在于葡萄皮中,因此,有时人们会认为葡萄皮的厚薄会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和风味。而真实的情况是葡萄皮中含有这三种风味物的缘故。其实,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酿造技术外,葡萄果中的五大要素物质的含量及构成比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葡萄果中的糖、酸、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是判断酿酒葡萄品质的指标性物质。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
把葡萄皮和葡萄籽嚼碎咽下去的结果,只能是舌头一阵阵发麻,感觉非常不舒服。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单宁,它会凝固舌头、口腔和食道表面的蛋白质,产生强烈的涩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物质就像柿子中的单宁一样,大量吃时对消化道有所损害。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之后,其中的有效成分仍然会穿肠而过,并不能像喝葡萄酒那样,被人轻松吸收。
其实,葡萄皮中所含的白藜芦醇也好,聚合型原花青素也好,它们在水中都很难溶解。白藜芦醇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而葡萄籽当中的聚合型原花青素则易溶于甲醇、丙酮、乙醇和乙酸乙酯。所以,人们常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来提取这些成分。
这样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适量喝红葡萄酒对健康有益。酒类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本身就有一定的防腐作用,葡萄中的活性物质的提取相当。
葡萄酒的饮用温度
葡萄酒适合在夏天喝,因为它也需要冰镇后饮用,只不过不需要那么低的温度,12度左右是较佳饮用温度,清爽、清新的口感,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活力,在配点简单的小吃,感觉别有一番滋味。红葡萄酒喝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尤其是喝优质的红酒,因为在喝酒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纠结醒酒这个事情,醒酒应该醒多长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明确了醒酒的目的自然就有结论了。醒酒的目的无非是两点,一个是加速新酒与空气的接触,让香气尽快展现出来;二是通过醒酒过滤掉老酒中的沉淀,让倒入酒杯中的酒变的清澈,同时在喝的时候不会影响口感。但是老酒一旦倒入醒酒器就需要尽快喝完,因为老酒的香气已经十分脆弱了,与空气接触过多的话,香气很快就会消失,让酒变的平淡无奇。所以说在喝新酒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饮用之前进行30-60分钟的醒酒,让酒的香气变的浓郁,把它较的一面表现出来。红酒在饮用时也需要注意饮用温度,一般保持在18-20度。如果温度过高酒精味会突显,口中发甜,再好的酒也喝不出好的味道。
以上就是关于葡萄酒保存方式的介绍,总之,葡萄酒要求相应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可能一开始并不太在意,但是随着酒龄逐步增长,品酒的敏感度和知识日渐丰富,一瓶因储藏条件而毁坏的葡萄酒就会让我们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