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喝什么酒?雄黄酒不建议直接喝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饮酒等习俗,所谓无酒不成席,平时嗨都少不了酒,放假过节就更少不了酒来助兴、烘托气氛了。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说说端午节饮酒这个习俗,看看你所在的地方端午节应该喝什么酒,可不要喝错了哦。

Content 15256851707529829

端午习俗  

  端午节喝什么酒?


  1、葡萄酒


  端午佳节,粽酒齐聚!不管是甜粽还是咸棕,通常都是高甜、高咸、高胆固醇肉类的,而且一个粽子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糯米,不好消化,也很容易腻,这时候就需要一杯葡萄酒来救救急。


  第一,葡萄酒中的酸能开胃解腻,促消化。白葡萄酒中的高酸可生津开胃,亦能促进胃酸分泌,抑制细菌繁殖,帮助消化黏黏腻腻的糯米。至于红葡萄酒,其中的单宁可以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同样可以帮助健胃消食。


  第二,葡萄酒可中和粽子的酸性。蔬菜是碱性食品,鱼、肉和谷物都是酸性食物。而葡萄酒是唯一一种碱性的酒精类饮料,搭配粽子时,葡萄酒可以中和粽子的酸性。毕竟体内的酸碱度平衡时,身体才更健康。


  关于葡萄酒和粽子的搭配,若是咸粽,推荐搭配口感清淡的干红、桃红;若是甜粽,则可以搭配起泡酒、甜白等。


  咸粽包括肉粽、蛋黄粽、广东裹粽等,但不论如何,糯米还是占了粽子用料的大部分,不适合搭配酒体过重的干红。可以搭配酒体清淡的干红,如黑皮诺干红,酒香精致细腻,柔顺爽口,解了腻,又多了几分雅趣。也可以搭配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的桃红葡萄酒,不淡不浓,果香充盈,为粽子添了几许风味。


  甜粽则包括豆沙粽、水果粽、蜂蜜凉粽等。甜粽最好的搭配自然是甜白葡萄酒,比较好的搭配是雷司令甜白(Riesling)和莫斯卡托甜白(Moscatod’Asti)。雷司令甜白酸甜宜人,口感精致清爽,解腻又好喝;莫斯卡托甜白口感甘美新鲜,柔和的气泡就像一道清风一样抚过舌头,非常诱人!另外也可以搭配起泡酒,因为那高酸和舒爽的气泡几乎可以让它搭配任何食物。


  2、雄黄酒


  小时候喜欢看《白蛇传》,其中的一幕至今印象深刻:白娘子在端午节时喝了许仙的一杯雄黄酒,现出原形,把许仙给吓昏了!So,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雄黄酒真有那么神,让妖魔鬼怪现形,病虫毒害遁走?


  传说当初屈原投汨罗江时,楚人为了不让蛟龙和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把N多的粽子扔进江中作鱼食。然后一个老郎中灵光一闪把一坛子雄黄酒倒进江中,果然有一只蛟龙被药晕后浮上来。也就是说,早在2,000多年以前,人们就知道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能了。


  雄黄酒是掺了雄黄矿石粉末的黄酒或者白酒。而雄黄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加热后可以变成三氧化二砷,即我们俗称的砒霜。亲们get到重点了吗?千万不可大量饮用加热的雄黄酒!


  端午之后,气温渐高,蚊蝇繁殖增多,疫病多发,这时候就是雄黄酒这个杀菌消毒小能手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比如,可以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子的而头上、手上、脚上,让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或者把雄黄酒洒在墙角,让毒虫蛇蚁通通散退。古人喜欢在端午的时候喝点雄黄酒,希望能健身但是现代医学一般建议人们不要直接饮用。


  3、黄酒


  雄黄酒需要谨慎对待,黄酒却是对人的身体有益,所以现在端午也有不少人以黄酒代替雄黄酒来饮用。黄就是唯中国所有的一种米酒,它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度低于20%ABV,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黄酒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能促进食欲、舒筋活血、预防心血管疾病,因而被评为“液体蛋糕”。黄酒跟葡萄酒一样,可以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一般甜度越高,酒精度也越高),饮用时可冰镇、可加热、可纯饮。


  这里的提一句,黄酒数绍兴黄酒最有名,但是中国其他地方生产的黄酒也不错,如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江苏无锡惠泉酒等。


  我们都听说过黄酒的经典搭配是大闸蟹,其实只有半干型黄酒才更适合搭配大闸蟹,因为糖度过高会掩盖蟹的鲜美,酒精度过低,也不适合去除蟹的腥味。干型的黄酒,则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甜型的黄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黄酒,宜配甜菜类。


  4、菖蒲酒


  除了喝雄黄酒、黄酒之外,饮菖蒲酒,也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菖蒲酒是以菖蒲、艾草为药料,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艾草和菖蒲是端午2大“神器”,可驱蚊蝇、提神通窍、祛寒湿,所以常常被悬挂在门堂前,或做成花环、配饰,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古人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呢?却是因为古人认为5月是“恶月”,要多寻找一些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菖蒲酒尝起来是什么味儿?其色泽清亮,气味芳香,酒香酿厚,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


  5、五加酒


  五加皮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五加酒添加的配料主要是五加皮(五加科灌木植物晒干的根皮),也可以加入枸杞、干地黄、丹参等中草药。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这是一种药酒,五加皮的主要作用是祛风湿、补肝肾和强筋骨。


  “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对于生活在潮湿地区的人来说,端午喝五加酒可以祛湿避邪,滋补肝肾壮筋骨,对身体大有裨益。五加酒的制作也比较简单,将五加皮等中草药碾成粉末状再放入酒中,放置1个月左右就成了气芳香、味甘微苦的五加酒了。


  全国各地的饮酒习俗


  1、黎族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热情好客,通常会用自家酿造的山栏酒来招待客人,比如对客人敬酒时会夹肉送到客人口中,并爱把客人灌醉,表示热情好客。他们饮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其间,主人与客人边饮酒边叙情谊;第二阶段,叫“痹熬”,就是主人与客人都要喝得酩酊大醉;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人与客人要对唱当地民歌。


  2、彝族


  云南一带的彝族人有一种独特的饮酒习俗,喝“转转酒”。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宾客,大家皆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一杯酒从一个个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个人手中,各饮一口。注意了,这酒是烈性的,酒精度比较高。因为彝族人好酒,男女老少都能饮酒,且酒以烈为贵。不过,彝族有一句谚语:“一碗金,二碗银,三碗不如狗。”如果一个人喝酒喝到烂醉,就会被人耻笑了。


  3、苗族


  贵州东南一带的苗族人在接待来客时,要敬牛角酒。牛角酒并不是酒的名字,酒一般是家酿的米酒。当客人到的时候,主人要用外形美观且雕有花纹的水牛角为客人敬酒,同时,还要有几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红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而客人则要双手捧住牛角,一饮而尽,然后才能进入苗寨。苗族人敬酒有一个特点,不分辈分高低,而是按年龄的大小为序,先敬者开始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依次敬酒两圈,敬到最后一人时,双方必须要喝交杯酒。


  4、藏族


  藏族人十分好客,敬酒时,主人会先斟满三杯(或一碗)酒,捧献于客人面前。在安多地方,一般会说“丹智森巴”,意思是喝三杯酒是吉祥尊贵的风俗;在拉萨地区会说,“森吉下达”,意思是三口一杯(碗)酒,即每次抿一口,分三口喝完。这叫“三口一杯”。并且,劝酒时,主人通常要唱祝酒歌,以活跃气氛。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无名指蘸点酒,举手向右上方弹三下,而主人见此也就不会勉强。


  5、裕固族


  生活在甘肃省的裕固族人好酒,男女都能喝上斤把,以酒待客是他们的传统习俗之一。他们通常是先吃后喝,吃饱之后再喝酒。喝酒像饮茶,不用就菜。他们的习俗是只有把客人灌醉,才算尽到主人之谊。裕固族人喜爱划拳喝酒,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划拳。划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叫拳,与汉族的差不多;另一种是哑拳,即以出指头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输赢。


  6、哈尼族


  哈尼族人的“街心酒”,场面和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都有上百人参加。每到“昂玛突”节来临,哈尼族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全寨人欢聚在一起饮酒、叙谈、祝福。街心酒宴象征团结、吉祥。街心酒,一般都选择村寨中较为宽阔的街心作为活动场所,酒宴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节日饮食、风俗礼仪、歌舞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


  7、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酒在蒙古族是被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蒙古族人具有豪侠风度,爱用大碗喝酒。他们对长辈和客人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为了助兴,还要唱上一段精彩的祝酒歌。饮酒时还有一种礼仪,要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三弹”,表示:一、愿蓝天太平;二、愿大地太平;三、愿人间太平。蒙古族人饮酒也有很多规矩,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都有固定和明确的标准及礼节。比如斟酒是不能在对人的手上斟的,必须把酒杯接过来,斟好后用双手敬上,否则等于轻视对方。


  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家不但要会喝酒,更要了解清楚各种饮酒礼仪,这样才能在各种场合不至于失礼哦。